来源:凤凰新闻 发布者:lfsrd 2025-04-25 字体:大 | 中 | 小
今年,在陆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陆丰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三年组织策划推出《人大代表看陆丰》系列宣传短片、“代表Vlog”,在陆丰融媒、陆丰人大网、陆丰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及平台播出了3集专题片和1集Vlog,播放量超过3万,还被羊城派等媒体及众多自媒体平台转载,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履职权责”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听得懂”的故事,让人大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这一宣传路径,抓住市人代会舆论热点,坚持人大代表以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自讲故事的方式,运用视觉化、叙事性、快节奏的传播模式,让陆丰好故事、代表好声音实现了“破圈”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精品,也是人大代表履职成果展示。
回顾刚刚结束的陆丰市两会,陆丰成就鼓舞人心,美好未来可期。2024年,陆丰市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省委赋予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稳步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经济回升向好,在释放经济发展动能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优化集聚发展要素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在绿美陆丰生态建设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基础民生补短,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了新成效;稳步推进平安陆丰建设,在筑牢安全底线上取得了新成效;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陆丰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近段时间以来,来自各战线、各领域的人大代表满载收获回到了工作岗位,马不停蹄地传达陆丰市两会精神;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围绕陆丰市委中心大局,立足本职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陆丰市两会精神,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全新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担负起新任务、新使命,以拼搏奋进的姿态,在为汕尾“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作出陆丰贡献、展现陆丰担当中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人大代表是连接群众与政府的桥梁,机制创新则是激活桥梁作用的‘钥匙’。” 陆丰市人大代表、陆丰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刘俊生介绍,近年来,陆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代表履职更有抓手。在绿美生态建设方面,2023年,针对桥冲镇东竹村、溪碧村交界处的二干埔山水土流失和权属争议问题,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四级人大代表捐资 59.8 万元,建成陆丰市首片 “人大代表林”,种下 2386 株苗木,将 20 亩荒山变为群众休憩的 “绿美公园”,同时化解了两村多年矛盾,并带动两村乡贤、村民自发筹资120多万元把“人大代表林”对面的45亩荒地一并规划扩建,至今已种植凤凰树、樟树等全冠树350株,小型植物超 5.5万棵,铺设草皮植被1.5万平方米,共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绿美村庄图景。随后持续两年推进“人大代表林”建设,共打造了22个“人大代表林”或“人大代表林·绿美廊道”“人大代表林·古荔公园”,助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走深走实。在文化领域,陆丰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成立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 “乡村文化集市(汕尾·陆丰)+禁毒宣传”“乡村文化集市·建绿美无毒家园 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以非遗文化赋能禁毒工作,助推陆丰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在 “百千万工程”进程中,陆丰市人大代表“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如郑振丰,他既是陆丰市人大代表,也是陆丰市南塘镇潭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以身作则带领潭头村整治村容村貌,建成幸福食堂等设施,助力该村获评 “全国文明村”。
谈及履职方法,刘俊生强调 “闭环管理” 的重要性:“履职不是‘一次性动作’,而是调研、建言、落实、反馈的完整链条。” 陆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 “代表讲堂”“微课堂” 等培训平台,结合 “骑行调研” 等一线实践,让代表深入基层发现真问题,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陆丰人大代表履职”“代表建议征集”“代表随手拍”服务平台及《监督在线》栏目实时督办,确保建议 “落地有声”。在2024 年 对“三甲”地区及碣石镇视察中,代表提出的 6 项建议全部办结,碣石镇引入 3 家新能源企业,甲子镇完成 3 条主干道改造。
今年,根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统一部署和陆丰市委布置的“谋划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参与陆丰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2025年陆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人大代表共同发力”“助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人大代表持续行动”“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大代表与你同行”“助力化解基层矛盾,人大代表‘连心’茶室”“助力‘百千万工程’见成效,人大代表‘艺’起见证”“五个行动”,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代表活动,汇聚了代表联动履职的强大合力, 助推陆丰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整体性跃升。面对 2025 年目标,刘俊生表示,我将以 “五大行动” 为抓手,从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绿美生态建设,到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化解基层矛盾、见证 “百千万工程” 成效,持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支持和保障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担当尽责,助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我们将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完善履职积分、实时监督等功能,让代表履职更便捷、更高效。” 他说,“人大代表履职有力助推陆丰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以实干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
“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制,而是要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共振。” 作为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陆丰市音协主席胡世明始终以“‘非遗活化’音乐传唱”为履职主线,借力陆丰皮影戏、正字戏等世界非遗、国家级非遗的深厚文化底蕴、艺术宝藏,丰富音协艺术作品创作和音乐传播。2023年,在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的策划、统筹下,他多次组织陆丰市人大合唱团、陆丰市音协合唱团排练以正字戏曲牌守正创新创作而成的歌曲《一起向未来》,并在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上演绎,用非遗文化唱响红色旋律,传承革命精神;2024年,以曲艺艺术专长参与人大绿美宣传情景戏歌《绿美画卷》的排练及MV的拍摄、制作,将绿美生态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
谈及履职成效,胡世明表示:“文艺界人大代表的履职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连接群众与发展的桥梁。”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吸纳 18 名人大代表驻站,代表们借助下乡演出、进校园传承、在课堂上授课等方式和途径,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推动《关于传承戏曲非遗人才培养的建议》落地,促成高等艺术院校与地方合作办学,培养正字戏、陆丰皮影戏人才;推动建立“陆丰非遗大师工作室”,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及教学平台,确保正字戏、陆丰皮影戏及碣石麦秆画等珍稀剧种、民间工艺人才不断层。
新一年,在开展代表履职活动中,胡世明表示,“文化铸魂,艺术赋能!我将充分发挥本身专业特长和主体作用,在音乐采风过程中同步收集社情民意,将艺术创作成果转化为建言献策的素材,着力创作展现民生福祉、展现发展成果的音乐作品,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新贡献。”
“作为陆丰市财经界人大代表,我深刻感受到人大在经济转型中的制度性赋能作用,人大的监督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形成‘监督-反馈-落实’的闭环,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民生与产业一线。”欧炎谈到。近年来陆丰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百千万工程”,通过建立财经领域专项监督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深度参与财政预算审查、重点项目全周期调研,推动政府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间找准平衡支点。代表们围绕绿色发展战略持续发声,促成传统产业技改政策落地,助力碣石服装、博美家具等产业集群探索“生态+产业”转型路径;同时紧盯财政资金使用效能,通过依法监督政府预算执行、重点项目进度,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企业发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谈及陆丰近年变化,欧炎用“破茧成蝶”形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重点项目接连落地,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生,形成“新旧动能协同发力”的格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看到建议转化为发展实效,就是履职最大的成就感。”他说,这是人大代表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履职,通过常态化走访选民、专题调研,把群众关切转化为监督重点,推动问题解决形成闭环。
面对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与“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欧炎明确将依法履职尽责,发挥专业特长,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他强调将发挥“主力军”作用,投身“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建设,助力陆丰高质量发展。
“作为陆丰市人大代表,陆丰市城东街道双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亲眼见证了陆丰市人大常委会打造服务‘百千万工程’的人大工作‘陆丰品牌’为乡村带来的深刻变革。”陈泽业介绍到,2024 年陆丰市人大常委会把“推动农村撂荒地复耕”作为重点监督工作。人大代表多次走访村民,摸清大家的想法和土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管用的建议。双寨村积极落实,复耕撂荒地 150 多亩。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200亩水稻和茶园,带动100多人就业,预计增收200多万元。针对山地撂荒、村民增收难的问题,村里引导大家改种油柑。党员、人大代表带头示范,发动农户参与,现在全村油柑种植面积达850亩,投入120万元。油柑产业预计能带来400多万元收益,还能再解决100多人就业。
“以前的双寨村村庄绿化缺乏规划,连续两年,通过代表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村民共同参与植树,让双寨村一片生机盎然。今年还组织开展‘助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人大代表持续行动’主题植树活动,持续扩绿、兴绿、护绿,共同扮靓美好家园。”陈泽业指着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的双寨村说道。
据悉,去年双寨村在人大代表以及各界力量的支持下,累计种植乔木1097棵、灌木63棵,复绿面积达1万平方米。不仅如此,还筹集750万元改造村前广场,整合7座祖祠建成文化设施,提升了双寨村的村容村貌。
谈及履职成效,陈泽业表示:“从建议提出到落地见效,每个环节都看得见人大代表的力量。” 2025年,他明确既要当好群众的“传声筒”,更要成为解决问题的“实干家”,我们将以更实举措让履职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撰文 严学艺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