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人大新闻

【汕尾日报】凝心聚力献良策 实干笃行善作为 ——汕尾市人大代表审议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侧记

来源:汕尾日报 2025-02-27 字体: | |

2月26日上午,出席汕尾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人大代表认真审议了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汕尾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汕尾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记者 张文滨 摄

在各代表团审议现场,代表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一致认为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明确了汕尾市人大常委会新的一年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的重点方向,是一份催人奋进、凝心聚力的好报告。“两院”工作报告条理清晰、案例鲜活、举措有力,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关切和期盼,是着眼发展、弘扬法治的好报告。

分组审议现场,汕尾市人大代表认真审议,仔细记录。记者 张文滨 摄

“今年的市人大工作报告内容充实、亮点频频,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深切感受到近年来我市聚焦“百千万工程”,创新推出十大集成式改革和‘明珠系列’攻坚行动,激发“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双引擎澎湃动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高剑川代表向记者说道。作为农民代表,他也围绕农民关切提出了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推广海丰县“年轻化”村“两委”班子建设经验,持续优化待遇结构和提高福利水平,强化监督考核,吸纳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的青年党员、技术能人、致富能手到农村、留农村、建农村,用新技术、新思维解决土地纠纷难题、政策落实“卡点”等;同时,加大对“四议两公开”机制的监督,确保村集体资金使用透明,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真正为农民办实事。二是建议加大财政投入或调整保洁经费划拨规则,以连片自然村为基础单位,针对人口集中的片区增设垃圾集中清运点和增加保洁力量,更好的回应群众诉求,建设宜居乡村;同时,在绿美生态建设行动中组织官方普惠型植树增绿活动,以“奖补”方式广泛发动农民参与“认捐认种”,将房前屋后“四小园”扩充入绿美“新地图”,让生态红利惠及每家每户。

“‘两院’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民生情怀浓,用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展现了服务大局的担当与司法为民的坚守。特别是在深化司法公开、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审判质效等方面成效显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法治建设坚实向前的步伐。同时我也从两份报告的数据上特别注意到,‘两院’干警工作强度非常大。” 来自广东陆正律师事务所的赵余灿健代表说,作为律师行业代表,将在会后第一时间把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到律师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实基层法治服务,持续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五个一”工程,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把普法宣传、矛盾调解延伸到祠堂院落、田间地头,为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坚实的法治基石贡献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市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报告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同时对2025年的工作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来自医疗系统的余庆耀代表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民主性和法治性,市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监督职能以及代表工作的创新举措,为推动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他建议实施“健康汕尾”行动,持续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加大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和传染病管理力度;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能力。

“这三个报告务实、客观、全面,报告内容处处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非常强,是彰显制度优势、尽显为民情怀、凸显法治力量的好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来自农业界的吴春清代表说道。围绕海丰县推动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他建议,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利用政策资金投入,完善机耕道路、引水渠道等配套设施,着力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做到旱涝保收;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培育壮大支柱型龙头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产业带领、产业增收、产业致富的办法,走出“特”“优”的农业发展路子;要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商标、荣誉、专利,制定、发布企业、行业标准,打造区域品牌,培育和认证更多“粤字号”“汕尾名牌农产品”“汕农优品”“圳品”“全国名特优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吴佩静代表说,社区干部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希望新的一年我市能在政策上给予基层支持,营造一个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现状,希望在政策上能鼓励支持妇女参加技能培训,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让更多妇女有机会、有途径参与到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共同助力汕尾发展;同时,在权益保护上,希望政府能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设立法律咨询点,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对于新的一年如何更好地履职,她表示,将继续秉持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初心,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紧扣“百千万工程”,推动各项政策在社区落地生根,为“百千万工程”贡献巾帼力量,让社区成为妇女儿童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两院’工作报告紧扣汕尾高质量发展主线,尤其在数字化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展现了司法机关的主动作为。”来自陆河县融媒体中心的彭煌代表认为,市法院发出“健全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司法建议、出台“全面提升破产企业涉不动产业务办理质效意见”等举措,直击企业司法需求痛点,尤其是“数字法院”与“全方位提供司法智能服务”的规划,将对数字汕尾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市检察院的“检察大数据战略”和“13个检察大数据模型”同样令他眼前一亮,一项项举措促进司法机关跨部门办案能力,与报告中“推动建立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监督中心”形成治理闭环。他表示,身为人大代表和媒体工作者,将以“技术驱动+内容创新”为抓手,推动“两院”工作报告中的数字化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让法治成为汕尾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钟晓琳代表说,每次踏进人民代表大会会场,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一名正字戏演员,她对汕尾市文化事业发展尤为关注。本次大会,她提出了关于要求立法制定《汕尾市稀有剧种传承保护条例》议案,希望用文艺的力量赋能汕尾高质量发展。“虽然我现在已担纲一些主要角色,但也是慢慢地从学校开始经过多年的沉淀走过来的。我们深知培养一名演员需要多年的沉淀,也需要很多的舞台经验——这个过程没法一蹴而就,预备人才的培养得尽早开始。希望能立法制定《汕尾市稀有剧种传承保护条例》,为稀有剧种优秀演员培养提供法律保障,源源不断地为汕尾稀有剧种的传承保护注入新鲜血液。”她说道。

作为一名村支书,彭晋丰代表分享了他从基层发展窥见整个汕尾的大跨步。“我们陆河县东坑镇大新村内拥有全市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超1000亩。2024年我们村引进大新村河畔金谷生态文旅开发项目,成功打造乡村休闲综合体。大新村还是‘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蜜柚专业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他表示,将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抓好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重点,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扩大集体经济增长点,努力推动村庄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以“先带干部学、再带群众学”的形式,到村民活动频繁的场所开展“微宣讲”,提振村民对农村发展的信心,并通过网络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确保村民听得清、听得懂,能领会、能落实。

QR:【汕尾日报】凝心聚力献良策 实干笃行善作为 ——汕尾市人大代表审议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侧记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