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汕尾日报 2025-01-16 字体:大 | 中 | 小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汕尾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奋斗起笔 实干作答
用实绩实效书写汕尾现代化建设时代答卷
1月15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汕尾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雅红,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逯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海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军,省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水华,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李焕春,中国侨联常务委员、省人大华侨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陈燕铭等参加会议。
刘雅红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政治站位高,贯彻战略,体现担当,展现作为。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全力践行“走在前列”“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是总结成绩实,提振士气,增强信心,鼓舞干劲。2024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给全省人民打了“强心针”、吃了“定心丸”,极大鼓舞了士气。三是分析形势透,看到机遇,直面挑战,保持定力。四是部署工作准,确定目标,落实措施,分解任务。2025年工作以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为纲,以更高水平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为抓手,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支持和推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为奋力推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要加强涉农领域立法供给,扛起法治助力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责任;
◆要提高监督实效,坚持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建设步伐;
◆要开展蹲点式调研,积极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要谋划好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以点带面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发展难题。
逯峰表示
过去一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也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迎难而上,顶压前进,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书写“风景这边独好”新篇章,交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高分答卷。2025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全省上下总的经济面好、韧性足,有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利好、有大规模市场的空间潜能、有产业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有软硬兼备的优良环境、有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办法,广东现代化建设前景无限光明。
汕尾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真抓实干、奋发勇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要推动“全域镇村典型示范”大提升,高质量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要推动项目建设落地大提升,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要推动招商引资质效大提升,建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要推动产业园区品质大提升,努力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要推动平安稳定大提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汕尾法治汕尾。
◆要推动民生事业补短大提升,彰显高质量发展幸福成色。
◆要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大提升,当好发展实干家、改革攻坚者。
郑海涛表示
汕尾将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奋勇争先,以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全力以赴做强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海工装备制造等重大产业,做优深汕合作拓展区等产业园区、汕尾新港区白沙湖码头等综合物流枢纽、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基地等重大平台,做实陆丰核电、陆河抽水蓄能、红海湾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持续夯实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经济基本盘,着力提升老区红、滨海蓝、生态绿等文旅发展能级,深度融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发展大局中,切实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代表发言后,汕尾代表团还举行了媒体开放活动。逯峰、郑海涛、叶文茂等省人大代表面对面接受4家媒体提问,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做好“融湾先行”文章、促进强村富民、发展海洋经济等主题,积极回应媒体和社会对汕尾发展的关心关注。
记者:钟佳韦
通讯员:单伟宗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