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人大新闻

【汕尾日报-陆丰人大专刊】而今迈步从头越

来源:汕尾日报 2022-05-20 字体: | |

 

 

而今迈步从头越

走进甲西镇博社村口,春天的热情已跃上红棉树枝头,满树繁花红似火,云蒸霞蔚,映亮蓝天,但见村里新落成的“党建公园”花团锦簇,新栽种景观树临风摇动,似在招手欢迎前来观光的游人。人大代表,博社村党委书记、主任蔡龙秋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村容村貌,一边介绍了博社村的乡村振兴建设概况。该村以前曾有过不堪回首的“至暗时刻”,通过省、市各级的整改和帮扶,严厉打击制贩毒品,已“刮骨疗毒”,斩尽“毒草”,遍栽香花,如今发生了可喜的“蝶变”。

喜见“蝶变” 风云振作

近年来,博社村在市委、市政府指引下,进行综合治理,打造禁毒示范样板村,全面开展逃犯清零歼灭战,落实镇、村、禁毒驻村工作组和公安民警“四位一体”追逃机制,通过悬赏举报、大兵压境等方式强势推进涉毒追逃。在多方协助配合下,博社籍涉毒逃犯于2021年全部“清零”。同时,镇禁毒办、村委干部(网格管理员)、派出所民警、禁毒社工等对吸毒出所人员进行禁毒法制教育和心理引导,做好日常管控、定期尿检和帮教、帮扶等工作,避免脱管漏管。博社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反毒禁毒工作、乡村振兴建设中,推动驻站人大代表与登记在册的社戒社康人员组成结对帮扶,制定帮扶工作措施,坚定社戒社康人员生活信心,鼓励引导社戒社康人员参与“薪火蓝湾”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该站40多名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定期开展活动,收集民情民意,用履职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含义。博社村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撂荒耕地达到近3000亩,白白浪费了土地资源。为了乡村振兴发展,该村在党委会带领下,抓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以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为平台,一边走出去开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行动的宣传,收集村民反馈信息;一边接待来访群众,受理解决撂荒耕地、沟渠等争议难题。为此,村党委会召开了5次以上土地流转研究会,人大代表联络站专门举行3次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座谈会,听取选民和群众意见。该村以“5+2”综合改革为动力,采取村委调研普查、村民自报、核实登记等办法,在短时间内处理了全村2700多亩撂荒土地权属登记和上报,顺利完成了90%存量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经济困难户35户168人就业。该村还以高标准建设禁毒宣传百米长廊、禁毒主题公园为重点,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禁毒宣传教育高地,吸引各地干部群众参观、打卡。

博社村百米禁毒宣传长廊。

发展为先实现华丽蜕变。该村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坚定不移谋发展、促振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建设博社党群服务中心、村内广场、农贸市场、公园、老人活动中心、村道、巷道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以“5+2”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完善村农业灌溉渠道和排涝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一体推动撂荒弃耕整治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引进5家农业龙头企业,创建“麒麟西瓜”特色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特色引领 融合益彰

博社村历史文化厚重,是甲西镇四大古村之一,距今建村已有800年历史。

蔡龙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博社村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蓝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迅速动员起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博社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五星级联络站’的高标准,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全站40多名人大代表多次组织深入农户、军烈属、低保户,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社情民意,为村委会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最接地气的决策依据。”

该村不仅具有古色古香的“祠堂文化”,而且在当年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中,涌现了许多革命志士。这里的山山岭岭在大革命时期都印下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军的足迹,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人大代表认真地挖掘红色资源,努力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致力打造成为极具特色、基础设施完善的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目前,该村已兴建了“党建公园”和“红色文化园”,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的“红色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社村红色文化园红色塑像。

历史厚重的村庄,拥有丰富历史遗存和绿色资源。博社村内至今保存有“明经进士”“诰封儒林郎花翎”等牌匾,明洪武年间“石鼓与门槛”以及明万历年间勒石而成的“海陬砥柱”“京辅循良”等历史古迹。而且,该村还存活着180岁以上树龄的古榕树达10余棵,其中令人惊叹的是在公望山下盘根错节的古榕树,已有400余年历史,可以说见证了这一方乡土的沧桑变化。人大代表积极进行绿色资源的宣传和保护,使村民提升了“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新观念,让“古老榕树班”守望故土家园,长荫后人。如今,在陆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该村还逐渐增资建设投资规模1.35亿元的“农旅融合生态园”,使其进一步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游览区,从而振兴乡村经济。

目前,博社村以美丽景观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投资1.35亿元建设红色文化园、破冰影视楼、村史馆等景点以及科举广场、古树休憩地、村民活动中心、滨水碧道等邻里空间,全方位突出博社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示范园关键节点作用,以“薪火蓝湾”景观示范带串珠成链,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守得住情怀、留得住乡愁”的特色生态富裕家园。

 

 

 

北湖田园披锦绣

未到北湖村,先闻北湖名。

北湖可不是与“东湖”“南湖”“西湖”一样的湖泊,而是陆丰市南塘镇的一个村庄。这一方沃土,生长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令人神往!日前,当我们的采访车驶出南塘镇政府大门,在奔向北湖村的途中,南塘镇人大办的林主任在车内介绍了北湖的“三大宝”。一是马铃薯果大皮薄,含有多种维生素、淀粉、蛋白质,尤其矿物质元素钾含量高,全国稀有。二是该村种植稀有品种“长臂莲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节瘦长莲藕可达1.6米,令人称奇!三是“乌石黑芝麻”,有上百年种植史,入口满嘴油香,为芝麻中的珍品。听了介绍大伙交口称赞,恨不得让小车插上翅膀,快点飞到北湖村委会。

人大代表,北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财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以来,在南塘镇委镇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北湖村人大代表全心全意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主要是完善人大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充分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化为现实的愿景!”北湖村拥有耕地4730亩,共有7个村民小组1264户6579人。去年以来,该村被纳入陆丰市委市政府规划的“龙潭湖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扶持带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打造美丽田园。同时规划和建设“北湖水月莲塘湿地公园”,更是建成“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驿站,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精彩纷呈,让梦想绽放未来。

记者在陈财雄的引导下,深入到田间地头,肥沃土地上又见田野青纱帐。远远望去成片翠绿玉米地,挨着玉米地的是大片金黄色油菜花,长成迷人的景象,近旁还有一垄垄长着红玛瑙似的“珍珠番茄”。时值马铃薯收获季,种植大户卢建忠正在田地上指挥帮工们挖马铃薯,路边堆的、田上垒的箱箱筐筐,满是果大皮薄黄亮亮的成果。老卢种植30多亩马铃薯,据他所说,每亩能收获7000多斤,都是外面公司来收购的。

陈财雄说:“在村委会指导下,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义不容辞地带领村民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去。不仅在乡里铺筑了宽阔的广场,整修了渠道,新修柏油路主干道,更是抓住发展经济不放松。村委引导村民种植高钾马铃薯四五百亩,种植长臂莲藕100多亩……同时,关注村民产销链。人大代表活力四射,以市场为导向,时时为村民和种植大户提供产品市场行情,引导他们适时种植作物,灵活机动地把粮食作物,种成收入更高的经济作物。如甜玉米在市场上热销,又有好价钱,我们便把信息通报给种植大户,让他们自主决定是否种植。就目前情况来说,俺村种植户对我们的建议还是听得进去的。在村委会和人大代表的指导下,当前村民除了不违农时种植水稻之外,旱园主要种番石榴和红番薯,做到瞄准市场、紧跟行情,农民增收在望!”

陈财雄与记者侃侃而谈。当记者问“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你们克服了多少困难?面临什么样的难题?”时,陈财雄说,乡村振兴建设,主要在于村民思想观念的提升。在整治村容村貌时,为了扩大村里主干道,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助力打击“两违”、建设“四好农村路”、检查“三线”整治情况等活动。在清理违建拆迁,涉及征地等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人大代表主动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协调、劝导、感化等作用。我们扩路时碰到一户村民的旱园种植有几棵年份较久的沉香树。通过做思想工作,户主愿意砍了沉香树,让出土地供村道扩建。可是我们在施工时挖出树头,忘记给户主留下来,直接和垃圾杂物一起处理掉了。户主十分不满,认为沉香树头有经济价值,要村委赔偿损失。当时,村委资金紧缺,哪里有钱赔偿呢?人大代表当场协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乡村振兴大局观念进行疏导和劝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驿站小憩,尽览芳华。“龙潭湖谷”乡村振兴示范带如同天上飘下的彩带,连结着两社六村,北湖村刚好位居中心节点上,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而新建成的“产销一体化”服务驿站大楼,便如皇冠与之交辉相映。当我们走进驿站小憩时,但见宽敞的展厅满目琳琅,各种特色农产品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马铃薯、黑芝麻、番石榴、红番薯,还有菠萝、炸鱼丸、橄榄菜等,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塘人的味觉记忆,历久弥新。

“产销一体化”服务驿站大楼展厅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

据了解,南塘镇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与广东企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大力种植383公顷的优质马铃薯,已上了地理标志产品目录。这里土壤肥沃、水源洁净,种出来的马铃薯肉质黄亮、果大皮薄,全国稀有、品种独特。而乌石黑芝麻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远近闻名,供不应求。凭借精品特色产业的崛起,南塘镇积极以“线上”宣传和销售为途径,利用“带货”直播、新媒体推广等新时代营销方式,将示范带风景和特色产品推广至全国各地。

 

 

南塘特色美食 ——炸鱼丸

陆丰特色美味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南塘炸鱼丸便是其中特色美食之一。该菜品独具特色,始创于明末清初,历四百余年的历史传承,而始终保留着“那个味”!据镇人大代表陈财雄介绍,南塘炸鱼丸的工艺制作,讲究肉质新鲜。如今,人们不改初心,始终坚持细腻的纯手工做法。所有原材料都是经过严格精挑细选,主要以那哥鱼、鲅兰鱼为原料,去皮删刺,然后捶炼鱼肉成浆,经过数十道工序的炼制、配料之后,手工成型,才可下油锅炸出成品。出锅后鱼丸金灿灿,如同一颗颗“小金锞”,色泽黄亮,令人喜感和食欲顿生。炸鱼丸香脆可口,丝丝入味,吃起来齿颊留香,美醉魂儿!

南塘炸鱼丸

陈财雄说起儿时的记忆,乡味萦怀。他说那时候冬夜村里演大戏,四乡六里的人们都来看戏,戏台附近小吃摊好多。台上锣鼓锵锵、红巾翠袖,台下小吃飘香、热气氤氲。人们常在小摊买下一碗炸鱼丸,边吃边看戏。小摊档煮有热汤浇下碗里炸鱼丸,配以芹菜、葱花,清香四溢。是晚眼福和口福,来者不拒,一并照收。

如今,新时代,新生活,人们常会回味往昔,追寻乡愁。那一丝丝萦绕舌尖打旋的味儿,依然是不舍的爱!特别是出门在外的乡亲,原先快递还没普及时,只要周围有认识的老乡回南塘,就会托付他帮忙带家乡的炸鱼丸。现在快递业发达,嘴馋想吃炸鱼丸已是小事一桩了,不管离家多远,只要手指一点便可下单购买,随时可以解嘴馋又解乡愁。陈财雄说,近几年来,南塘炸鱼丸通过“线上”推介,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陆丰美食品牌,对当地经济多元发展也发挥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每当春节临近,人们买些炸鱼丸当礼品送给亲朋好友,预示着“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QR:【汕尾日报-陆丰人大专刊】而今迈步从头越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