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微课堂

【党史中的人大历程】其他解放区探索实行人民代表会议情况

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编写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2021-05-15 字体: | |

一、陕甘宁边区

最早提出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是陕甘宁边区。1944年底,谢觉哉(当时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曾提出将边区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12月1日,毛泽东致信谢觉哉说:“关于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我想对内对外都是会有好影响的,请你和其他同志商量一下。”次日,毛泽东又给谢觉哉写信说:“参议会改名,关涉各解放区,中央尚未讨论,请暂不提。”根据形势的发展,1945年9月,边区参议会和政府决定先将乡参议会改为乡人民代表会议。随后,在1946年4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就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947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政权组织形式问题的指示信,要求在土改中,应使解放区政权自下而上地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从此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各解放区相继建立起来。

二、内蒙古解放区

1945年10月,针对部分蒙古族上层人士策划“内蒙古独立”的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准备建立内蒙自治筹委会组织”的指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派乌兰夫等蒙汉干部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改组并解散了“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开始着手在内蒙古实行区域自治。1945年11月,党在张家口领导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统一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12月,东蒙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1946年2月中央针对东蒙自治问题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1946年3月,中央又对内蒙古自治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内蒙古自治政府不是独立政府,而是民主联合政府的一部分。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在承德举行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即著名的“四三会议”,确定内蒙古民族运动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域自治,结束了内蒙古东西部地区政治上长期分裂的状况,形成了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力量。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思想、政治和组织条件已经成熟。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兴安盟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乌兰夫所作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及《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宣言》,选举产生了内蒙古临时参议会,选出博彦满都为参议长。1947年5月1日,内蒙古临时参议会举行选举,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同时选出自治政府副主席、政府委员,内蒙古临时参议会议长、副议长和驻会参议员等30多人,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正式成立。5月19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来电祝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第一个实行区域自治的民主政府,为其他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树立了成功的典范。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三、东北解放区

1949年4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召开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的部署,哈尔滨市在临时参议会的基础上组成了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同年10月1日,召开了哈尔滨市首届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各届人民代表会议,是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机关和驻哈部队选派的代表;市政府邀请的社会知名人士;市政府市长、副市长和政府有关组成人员三部分代表组成。闭会期间的工作,由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选举设立的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负责。哈尔滨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和过渡形式。它从成立至1954年7月完成历史任务止,历时5年,经历3届,共召开16次会议。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在动员全市人民完成民主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原解放区

1949年3月3日至6日,中原解放区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在古城开封召开(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中共中原局副书记兼河南省委书记李雪峰代表中原局提出了中原全区今后任务由全力支援南下解放战争,逐步转向新民主主义建设工作的建议;会议确定支援前线、发展生产和整顿财政为今后三大中心任务,大会选出由21名委员组成的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7日,召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告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吴芝圃、李一清任副主席。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七个专区、两个直辖市(武汉和广州)和鄂豫、江汉、陕南三个行政区(陕南行政区1949年6月改归西北局领导),总的来说中原临时政府辖区相当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省,面积达1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7亿人。豫皖苏、豫西、桐柏等行署同时撤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原解放区在行政上实现了统一。1949年5月8日,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河南、湖北两省人民政府,吴芝圃和李先念分别担任两省政府主席。为了保证经由中原南下的二野、四野和三野(部分)大军顺利前进,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和中原军区联合下达了《关于全力支援南下大军,建立各级支前组织的命令》,从中原军区和临时人民政府到县、区、乡政府,都建立起支前司令部或支前指挥部、委员会。在这些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中原各地人民全部组织起来,积极筹集粮食、柴草、蔬菜、棉布和饲料。在交通要道,各专署、市府都建立了军需供应站、运输站,负责过路部队的衣食住行。仅供应部队各种粮食,即达一亿多斤,柴草两亿多斤。中原解放区各界人士和机关、学校等纷纷自发组织慰问团,为南下大军宣传演出,捐赠大批钱粮和其他生活用品。

QR:【党史中的人大历程】其他解放区探索实行人民代表会议情况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