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微课堂

【党史中的人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探索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新模式的萌芽

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编写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2021-04-27 字体: |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没有能够实现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以后,面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状况,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考虑——中国是否有别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6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出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陆续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提倡新文化的人物执教北大。北京大学形成了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初期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中国社会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培植了思想土壤。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化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军阀的矛盾,爆发了反帝反军阀的五四爱国运动。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大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火烧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军警逮捕学生32人。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迅速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最终,北京政府迫于压力,免去曹汝霖等三人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出巴黎和会签字会议。历时50余天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胜利。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以后,各种新思潮在“改造中国”的旗帜下激荡传播。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新的变化,逐渐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伟大胜利。从此,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却茫然无措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的理论工具。从1918年开始,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之基本原理。《新青年》《每周评论》《新社会》等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陈独秀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组织的新民学会和文化书社,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等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所住宅中秘密举行。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共派出代表13人出席大会。31日,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国共产党由此宣告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大会通过的9个决议案中,《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要求:各地党组织集中力量组织产业工人工会,工会工作必须把工人阶级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而努力,领导工人开展政治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工人、农民等革命群众运动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以1922年1月开始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并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达到高潮的顶点。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遭到吴佩孚的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这一惨痛教训,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通过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掀开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序章。

(三)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并开始了最初的政权建设的探索。

1.罢工工人代表大会

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中,出现了最早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5月30日,上海英租界巡捕开枪打死游行学生制造了举国震惊的五卅惨案。6月,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声援五卅运动。6月底,省港两地参加罢工的人数达25万。为加强对斗争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发动香港、广州沙面罢工工人选出代表,在广州召开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由13人组成的省港罢工委员会,负责处理有关罢工的一切事宜。罢工委员会下设财政、纠察、法制、审计等办事机构,负责制定法规、决定罢工重大事项、分配食品、建立法庭维持秩序等,执行了革命政权的一些重要职能。

1927年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最高峰。这次起义胜利后,3月22日,在周恩来领导下召开了上海市民代表会议,产生了市民代表会议主席和执行委员,通过了《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组织条例》,规定上海特别市以市民代表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

2.农民协会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中共一大结束不久,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在浙江萧山、广东海陆丰等地区逐步兴起。农民协会最早就产生于浙江省萧山县。1921年9月27日,在早期共产党员沈玄庐等人的带动下,萧山县衙前村农民召开了农民大会,通过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选举了6名农协委员。中国第一个新型农民组织正式成立。1922年7月,在彭湃的宣传带动下,海丰县赤山约(“约”是清代南方农村行政建制,相当于“乡”)成立了农会,至1923年1月,海丰总农会成立。5月,海丰、陆丰、惠阳三县共有70多个约、1500多个乡建立了农会,会员达到20多万人。1925年5月,广东省举行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农民协会发展到省一级。1927年5月,全国农民协会正式成立。

农民协会以贫雇农中的积极分子为骨干,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其最高决策机构为农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为大会产生的执行委员会。农民协会“不仅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击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奸商高利贷,而且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以至于乡村的恶劣习惯。同时还兴办农民学校,开展合作社运动,禁牌赌,清匪盜”,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当时有首脍炙人口的“农友歌”,里面唱道“天下的农友要翻身啊,自己当家做主人哪,一切权力归农会呀。”

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政权建设方面的最初探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征途上,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从实践中走来。

QR:【党史中的人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探索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新模式的萌芽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